某国企党委2024年思想政治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公司坚持以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工作的意见》,始终把思想建设摆在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打造“三聚三有”体系,推进思想工作同生产经营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企业精神培育、企业文化建设等工作更好地结合起来,同频共振、融合发展,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障和持续的精神动力。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聚焦加强引领,做到理论学“有魂”。公司把学贯彻的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作为首要任务,及时跟进学的创新理论,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抓好理论学。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充分发挥理论学中心组学示范作用,举办专题读书班,支部开好“三会一课”、主题日,学关于思想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文化思想,深刻把握其中蕴含的思路、举措、办法。利用“线上+线下”“集中+自学”等方式,开展全员理论学。组织参加“国资e学”员教育培训班、开展讲课、劳模宣讲、部门班组学,分层分类开展思想教育培训。健全完善思政体系。制定“思想引领”工作清单,分解细化年度教育培训、理论专题学、“三会一课”和主题日等年度计划,不断提升思政工作计划性、系统性、规范性。落实“5515”思政要求,加强思想工作课题研究,探索理论武装向实践转化的有效路径。《员“五亮五赛、挂牌攻关”的实践和思考》《运用工作考评体系提升质量的实践研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促进的建设的实践研究》等课题分别获评省公司政研课题奖项。加强形势任务教育。认真开展“创新奋进、奋勇争先”形势任务教育,学宣贯《集团202x年形势任务教育读本》,积极培育和践行“创新奋进 奋勇争先”企业文化,为加快建设“风光水火储一体化 电热冷调综合能源”示范企业凝聚力量。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思想动态分析纳入会、支委议事事项。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在办公区域设置意见箱,方便员工提交意见。定期开展职工思想动态调研,开展一对一面谈交流,关注员工行为表现,分析员工在面对工作压力和挑战时的应对方式,及时提供帮助。
(二)聚焦融入中心服务大局,做到思政工作“有形”。发挥的基层组织优势,推动工作和思想工作融合联动。以创新理论指导实践。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掌握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以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运用的创新理论提供的方法和思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化国企改革行动,勇于突破传统思维和模式,制定重点改革任务事项清单,创新求变、转型求存,“新能源场站监控系统”实现“一中心五场站”数智化管理,劳动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入选202x年中国电力企业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典型应用案例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抓好能源保供、安全环保、绿色发展、提质增效等各项工作,成功破解小容量燃煤机组企业改革发展难题,已建成曲江樟市及县龙珠200MW光伏、县五山100MW风电项目,推进“光伏+食用菌”“光伏+牛蛙”项目,年产约780万斤绿色牛蛙,产值达6200余万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最大化,助力省“百千万”工程。以调查研究推动发展。学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集中学+研讨交流”形式,深入领会“枫桥经验”所蕴含的和谐、团结、互助的实质和内涵。领导班子结合年度工作重点,深入一线开展调研,听取职工意见,落实为职工办实事。落实带工建、带团建,织密思政工作网络,实现组织、工会组织、团组织的全覆盖,做好各项服务工作,促进思政工作与生产经营同向发力,充分调动职工参与生产经营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工作氛围,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202x年获得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称号荣誉,荣获本质安全、本质节约、本质美丽、优秀企业等荣誉称号。以引领赋能聚力。以“四力四推”工程为抓手,坚持融入中心、服务大局,推进“岗区队”建设,强化领衔重点项目。设立30个员先锋岗、6个员责任区、6个员突击队、6个员服务队、8项揭榜挂帅项目,以“重点工程+重要保障”模式,开展“+项目”“+现场”“+安全”系列特色活动,紧盯发展项目与生产经营指标,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继续向快而行,向实而为。落实产业链创新链赋能行动,与大舜公司、国电南自总承包事业部开展联学联动,加强协同配合,推动与业务深度融合。取得沙坪、五山两个分布式光伏项目备案共20MW,云沙风电项目列入《省陆上风电发展规划》,县抽水蓄能项目已列入申报省“十五五”重点实施项目计划名单,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
《某国企党委2024年思想政治工作总结》所在栏目:精选范文 > 模版范例 > 内容摘要:今年以来,公司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打造“三聚三有”体系,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同生产经营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企业精神培育、企业文化建设等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