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层党员发展规范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新时代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的组织路线,全面掌握我市基层员发展工作的现状,破解发展员工作中存在的瓶颈和难题,进一步提升员发展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组织部组建专题调研组,于近期深入X县、X区等地的多个乡镇和村(社区),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查阅资料等方式,对基层员发展规范化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与初步成效
近年来,我市各级组织认真贯彻落实《中国章程》和《中国发展员工作细则》等内法规,始终将发展员工作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关键性工程来抓,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效。 (一)以严格的标准,筑牢思想“入口关”。始终坚持把标准放在首位,将素质考察贯穿于员发展全过程,确保新发展的每一名员都在上站得稳、靠得住。一是明确高线。在发展员工作中,鲜明提出“五个能够”的硬性要求,即能够带头深入学贯彻,能够坚定不移地执行和上级组织的各项决策部署,能够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密切联系人民群众,能够主动在乡村振兴、抢险救灾、基层治理等急难险重任务中挺身而出,能够成为遵纪守法的模范。这一标准体系的建立,使得员发展工作在把关上有了清晰的评判尺度和比选依据。二是守住底线。结合近年来在基层组织排查整顿中发现的突出问题,系统梳理并细化了5类上不合格的负面清单。对于存在投机心理,企图混入内捞取个人好处的;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立场摇摆,充当“墙头草”“两面人”的;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冲突时,只为自己打算,损害群众利益的;以及涉嫌违纪违法正在接受调查处理,或存在其他不符合员条件情形的,一律实行“一票否决”,坚决挡在的门外。三是构筑防线。大力督促乡镇(街道)(工)委和村(社区)组织严格落实审查制度,并牵头建立了由组织、纪检、政法、公安、等多部门参与的联审机制。在确定发展对象前,对其个人情况、家庭及主要社会关系进行全面“体检”和“筛查”,有效预防和及时解决了“带病入”、伪造材料、徇私舞弊等问题,并对一些长期不发展员的“空白
...此处隐藏,看下方获取全文...
(三)完善发展员全程优化工作机制,确保程序过硬。一是固化和推广“三推三定两票决一监督”工作法。在确定入培养对象初步人选时,全面采取群众推荐、群团组织推荐、员推荐的“三推”办法,并登记造册,建立动态的后备人选信息库。在此基础上,支部根据年度发展计划,结合后备人选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意愿,研究确定培养对象和培养联系人,此为“三定”。在接收预备员和预备员转正这两个关键节点,必须召开支部大会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获得赞成票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的正式员半数的方能通过,此为“两票决”。同时,建立发展员基层派员列席支部员大会制度和基层委员分片指导、定点联系工作责任制,强化上级组织的监督指导,此为“一监督”。二是建立入材料标准化审查体系。针对发展员材料不规范、不严谨的问题,由县级组织部门统一制定《发展员工作文书档案标准化模板》,对入申请书、思想汇报、政审材料、考察纪实、会议记录等20余项材料的格式、内容、时限等作出统一规范,并组织专题培训。基层在审批员时,设立材料审查岗,对照标准逐一审核,对不符合要求的坚决予以退回,实现员档案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三是建立健全激励与问责双向机制。一方面,加大对发展员工作成效显著的基层组织和务工作者的表彰奖励力度,在评先评优、经费支持等方面予以倾斜,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建立健全责任倒查和追究机制,对在发展员工作中出现违规违纪、弄虚作假、失职渎职等问题的,不仅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还要严肃追究相关组织负责人、培养联系人、入介绍人的责任,形成强大震慑,确保发展员工作的严肃性和公信力。四是加强基层员发展规范化建设,是一项事关的执政根基和乡村全面振兴大局的长期战略任务。我们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不断为的肌体注入新鲜血液,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宏伟目标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
《关于基层党员发展规范化建设的调研报告》所在栏目:综合材料 > 其它材料 > 内容摘要:为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全面掌握我市基层党员发展工作的现状,破解发展党员工作中存在的瓶颈和难题,进一步提升党员发展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市委组织部组建专题调研组,于近期深入X县、X区等地的多个乡镇和村(社区),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查阅资料等方式,对基层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