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纪律”学习研讨发言材料
一、个人体会
(一)严守纪律和规矩的重大现实意义
“人不以规矩则废,不以规矩则乱”。根据最新修订的《中国纪律处分条例》,第二编第六章《对违反纪律行为的处分》是关于第四十九条至七十六条。“纪律是各级组织和全体员在方向、立场、言论、行为方面必须遵守的规矩,是维护的团结统一的根本保证。”由此不难看出,纪律是最根本、最重要的纪律,必须在遵规守纪中永葆本色,始终做到立场坚定、对忠诚。《条例》把纪律排在“六项纪律”之首,清晰列出逅反纪律行为的处分,为各级组织和广大员树立起了旗帜鲜明讲的标准,就是要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时时刻刻在方向、立场、言论、行为上同对标对表、保持一致。
打铁还要自身硬。章笫三十七条规定:“组织必须严格执行和维护的纪律,员必须自觉接受的纪律的约束。”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重申,“坚持纪律面前一律平等,遵守纪律没有特权,执行纪律没有例外,内决不允许存在不受纪律约束的特殊组织和特殊员”。纪律和规矩就是员干部不能逾越的红线。守得住红线是员干部为政为官的最基本要求。所谓红线,指的具备的一种内化了的、自觉的觉悟或意识,是员干部清醒认识到的不得去触碰、违反或无视的刚性纪律或规章。它要求员干部要明确自己的身份和社会角色,不能把自己混同于普通民众。因此,我们绝不能将纪律和规矩视为“纸老虎”“稻草人”或一纸空文,要恪守为官职业道德,提高自身抗腐能力,时刻警惕糖衣炮弹的进攻。
(二)严守纪律和规矩,也要强化基层
员干部的一举一动,群众都会看在眼里。在基层,村干部洁自律问题是基层反腐倡建设的重要内容。“苍蝇”虽小,危害尤大。作为“离群众最近的人”,村干部与农民朝夕相处,若其不正,不守规矩,更会直接危害群众利益。的基层干部直接服务于人民群众,更应充分认识严守的纪律和规矩的极端重要性和迫切性,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维护的形象,为人民群众站好每一班岗。
当前,一些基层员干部性修养不纯,信仰缺失,意识淡化。口头上讲信仰,讲忠诚,但思想深处却是“马列主义对人,自由主义对己”,方向迷失,理想信念动摇,将干群之间的“鱼水关系”变成“油水关系少数基层组织,特别是班子“一把手”,在贯彻“坚持要管、全面从严治”要求中,的主体责任和的监督责任落实不到位,对员干部的监督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失之于松。基层员干部身处一线,情况复杂、责任重大,严守的纪律、规矩,巩固的执政基础,维护和良好形象,重任在肩、责无旁贷。
首先,要强化意识。强化意识的关键在于严守
的规矩,而规矩的“总开关”是理想信念。,要提升道德境界。面对各种名利诱惑,一些基层干部出了问题,多不是出在“才”上,而是出在“德”上。基层员干部应把立德、修德、践德作为终身课题,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发扬革命先辈奋斗精神。切实增强思想品华民族优秀传统,发扬革命先辈奋斗精神,切实增强思想品德修养,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率,时时传递正能量,始终以遒德的力量去赢得群众的称赞和拥护。
第三,要强化法规意识。从法治角度考虑,规则规矩是法治基础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守纪律讲规矩与守法律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完善的。作为基层员干部,强化规矩意识,就要加强学,主动熟悉规矩,牢记规纪。
应加强对规纪特别是《中国洁自律准则》和《中国纪律处分条例》的学,熟悉、掌握内容要求,明确不可触碰的“红线”,改变部分基层员干部不了解、不熟知、不精通章、规、纪的现象,打牢基层员干部的思想根基。
第四,要强化“阳光”意识。公开透明,是工作的基本要求;公开,是应该履行的法律义务。全面推进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增强公信力、执行力,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具有重要意义。要以公开深化、推动服务改善,以公开促进营商环境优化,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理论理解有偏差。把学理论当作软指标,没有处理好工作与学的关系,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上下的功夫不深,存在重实践轻理论倾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和精髓缺乏系统的理解。
二是思想认识和工作方法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超前意识不足,从局部与全局的角度分析处理问题做得不够,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改革中的新事物,对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缺乏思想准备,进取意识不同程度地出现淡化,“争”和“创”的意识不够强烈。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
《“政治纪律”学习研讨发言材料》所在栏目:精选范文 > 模版范例 > 内容摘要:一、个人体会(一)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重大现实意义“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根据最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二编第六章《对违反政治纪律行为的处分》是关于第四十九条至七十六条。“政治纪律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方面必须遵守的规矩,是维护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