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党委书记在数字党建工作座谈会上的研讨交流发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国企党委书记在数字党建工作座谈会上的研讨交流发言

当今时代,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日益创新突破,推动全社会进入了数字化时代。顺应数字化时代潮流、推动“数字”,既是国有企业工作适应新时代发展变化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科学化水平、促进信息化发展、不断推进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迫切要求。近年来,我公司结合企业业务领域点多线长面广、项目遍及全国各地、员分散且流动性大的实际,紧跟国家数字化转型步伐,依托企业成立以来积累的海量空间数据价值,依托企业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大数据中心,积极探索建立集“管理+宣传+考核+服务”的“五型”智慧云平台,将工作带上“云端”,全面开启了 “引领+数字赋能”新模式,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交出了满意答卷。我公司先后被授予“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组织”“陕西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组织”称号。下面,交流三个方面

一、亮点成效“云”展示打造宣传工作“样板间”

“数字”的最大优势就是形式新、传播快、覆盖广。近年来,公司秉持“内树形象、外塑品牌”的宣传理念,着力打造媒体宣传矩阵,讲好品牌故事,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形成快捷高效的媒体宣传“新体验”。公司始终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基于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个人桌面、个人手机、员活动中心等宣传载体作用,发挥长图、海报、短视频等具备的“短平快”宣传优势,通过APP、网站、微信公众号、微视频、交互平台、LED大屏、展板等宣传手段,及时向广大员干部和职工群众宣传精神、内法规、先进典型、创新成果等,实现了宣传工作由“纸间”到“指尖”的转变,让广大员干部、职工群众全方位地体验“云”展示带来的宣传效果。打好与主流媒体互动的宣传“组合拳”。公司始终坚持“三贴近”原则开展宣传工作,推出了众多“有温度”“冒热气”的宣传力作,并注重在与国内主流媒体互动中提高舆论宣传的传播力、影响力。202x年,集团借助陕西省西安市举办“十四运”的契机,精心策划了系列主题宣传活动,通过人民日报客户端、国际在线、中国网、中国青年网、陕西广播电视台等30余家媒体先后转载报道,有效提升了品牌的“曝光度”;针对设计制作的《十四运赛事场馆及文旅景区地图》开展宣传工作,其组图先后在“学强国”学平台、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等主流媒体发布。在史学教育期间,集团围绕设计制作的《陕西省红色文化地图》开展系列宣传工作,先后邀请20余家级和省部级媒体走进企业,其宣传内容先后被人民网、新华网、央广网、“学强国”学平台、陕西广播电视台、中国测绘学会官网等多家媒体报道。202x年,在召开之际,先后策划了“喜迎,强国复兴有我”“学报告谈感受话未来”“转型:大学大讨论”等主题活动,累计点击播放量突破40余万次。

二、学教育“云”链接打造员教育“加油站”

充分利用“五型”智慧云平台开展员教育培训,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拓宽了教育培训的渠道和方式,扩大了教育培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增强了教育培训的互动性和实效性。依托“云”链接“示范引领学”。以学组织建设为切入点,以“五型”智慧云平台为依托,通过“专题学”“深入学”“沉浸学”“融入学”等多种形式,组织员领导干部认真学贯彻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学贯彻关于的建设及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论述,融合学精神、学贯彻主题教育等,切实强化员干部理论武装,推动员干部把的创新理论运用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之中。依托“云”链接“专题深入学”。采用“数字”技术,先后推出“风华微讲堂”“法治在线”“典型学”“互动交流”等员教育栏目,并采用动画、音频、视频等形式,增强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其中,“风华微讲堂”栏目开播以来,累计完成“榜样的力量”“青年团干讲史”“奋进新征程,青春正能量”等26个主题172期内容分享,线上互动点赞超120余万次;“清风”栏目定期向广大员发送清风资讯、洁提醒、警示教育、心得分享等,将政宣传教育搬到“云”上,为员干部学带来了全新体验。依托“云”链接“灵活多样学”。结合行业特点,在探索实践中创新形成了“微+N”教育模式,即做好“微”、开展“微访谈”、交流“微感悟”、宣传“微事迹”、提供“微服务”、满足“微心愿”,着力打造员学交流的“微阵地”、关爱提醒的“微组织”、温馨有爱的“微家园”,让员在多样化的学教育中提升素养、增长才干。比如,针对野外项目多、员集中学难的问题,项目支部推出了“移动微课堂”,形成了“视频课链接你我他”等品牌课件,实现了员学教育“线上+线下”“面对面+键对键”相结合,让广大员可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参加学教育、分享学心得等。依托“云”链接“特色互动学”。针对野外项目部特点,所属航测工程分公司、遥感信息公司、工程监理咨询分公司等以“三在”(支部建在项目上、旗飘在工地上、员冲锋在一线)品牌为引领,运用数字技术制作“扫码课”,构建“专题学+集体学+自主学+碎片化学+互动交流”的“五学联动”模式,让员能够随时随地通过扫码视听,解决野外施工项目思想工作在时间、地域、人员等方面出现冲突的问题,做到“工作在一线、思想不脱轨”。

三、业务“云”协同打造业融合“新引擎”

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公司秉承“红色领航、互联互通”理念,以实现产业促进与科技创新有机统筹、深入融合为目标,推动“大数据中心”与“数字”深度融合,进一步创新了员教育模式。以沉浸式体验打造数字应用场景。认真践行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积极开展“创新驱动新发展,数字赋能高质量,争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等主题日活动,引领企业科技工作者自立自强、开拓创新。其中,以大数据中心为依托,借助5G、人工智能、VR等信息技术和倾斜摄影测量、实景三维建模、虚拟现实等技术研发的“三秦大地新面貌四折幕创新成果”,沉浸式展示了陕西著名山水人文景观和陕西红色教育基地,用虚拟和增强现实技术呈现红色题材,把过去静态的、单向的展厅变成动态的、沉浸式的场景,让员身临其境感知的红色基因。该创新成果在大数据中心展示的同时,也在国家“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上亮相,受到了高度赞誉。以“地图”带来最佳红色文化体验。赓续传承,数智驱动。陕西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延安精神的发祥地,蕴藏着丰富的红色革命文化资源。以中国革命标识——延安宝塔为代表的丰富革命文物遗存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将科技引领、服务地方作为责任与使命,在中国成立100周年之际,立足大数据中心优势和“数字”技术,编制《陕西省红色文化地图》,通过“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地理信息综合服务模式,整理全省公开发布的20xx多处陕西省红色文化资源,整体展示了红色资源的空间分布情况;同时,借助图表统计出遍布全省10个地市共233处重要红色资源的名称和位置,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读者深入讲述红色文化故事,全方位展现三秦大地的红色资源,为广大员带来了极佳的红色文化体验。

四、工作“云”量化打造考核监督“天平秤”

当今时代,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公司顺应“数字”发展趋势,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推动量化考核、常态监督,打造了考核监督“天平秤”。

“云”上实现实时考核。公司充分利用“五型”智慧云平台实施考核,实现了工作跨地域实时指导、督促,做到工作事前有提醒、事中有督导、事后有考核。比如,遥感信息公司依托“云”平台,建立了“双向交叉五步循环法”考评体系,助推了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双向交叉”即工作考评涵盖生产经营考评因子,生产经营考评涵盖工作考评因子,两项考评双向交叉、同步进行;“五步循环”,即工作考评围绕“计划同步制定、计划同步执行、效果同步考核、结果刚性运用、约谈机制纠偏”五个阶段依次进行、循环往复。再比如,航摄工程分公司强化对“三会一课”的指标数据考核,每月统计员的学频次、答题成绩、心得体会提交次数以及费缴纳等数据,有效解决了组织数量多、分布广、监督时效性不强等问题;强化对员教育管理、发展员工作的考核,有力促进了基层组织工作标准化、组织生活规范化。

“云”上发挥监督作用。健全监督体系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完善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全面从严治的重要保障。报告中明确强调,健全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以内监督为主导,促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针对驻外项目监督难的问题,在野外项目驻地设立“二维码+监督举报”公示牌,通过“云”上监督,畅通民情民意诉求渠道,充分发挥项目员工群众监督作用,在企业形成了“有序参与、信息畅通、监督有力、评价客观”的监督格局。

数字驱动未来,引领发展。抓好“数字”是国有企业的一道必答题。公司将继续深入学贯彻,用好用活“五型”智慧云平台,真正做到让基层工作融入“数字化”元素、联上“智慧云端”,让基层活动更高效、便捷、生动,更具有“味”“鲜味”“趣味”。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

国企党委书记在数字党建工作座谈会上的研讨交流发言》所在栏目:精选范文 > 模版范例 > 内容摘要:各位领导,同志们:当今时代,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日益创新突破,推动全社会进入了数字化时代。顺应数字化时代潮流、推动“数字党建”,既是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适应新时代发展变化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促进党建信息化发展、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迫切要求。近年来,我公。